(來源:香港商報網)新一屆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上月29日公布其詳細政綱,提出四大施政綱領,闡述其施政方略。政綱第一點就是要「強化政府治理能力,團結一致為民解困」,其次「精簡程序多管齊下,提供更多安居之所」、「全面提升競爭實力,創造持續發展空間」,以及「同建關愛共融社會,增加青年上流機會」。過去幾年香港發展停滯不前,源於反中亂港分子搞亂香港,令社會陷入政治紛爭。因此摒棄政治紛爭,重拾社會各界的團結支持,是改變社會氛圍、提升政府執行力的關鍵。李家超政綱切中時弊,得到社會廣泛支持,期待能鞏固香港既有優勢,讓東方之珠再創輝煌。
香港本來是一個經濟城市、商業都會,被譽為東方之珠。回歸祖國25年來,「一國兩制」在香港成功實踐,但過去多年,在內耗、分化中蹉跎,延誤了解決經濟民生問題的時機,累積了不少深層次問題,迫在眉睫要加緊解決。市民殷切期盼社會擺脫內耗,摒棄政爭,重回發展正軌。
香港過去的問題是多方面的,包括政府施政效率低下,事事礙於冗長的程序,令多年來造地規模不足,市民上車上樓難,租金飛漲。各政府部門經常被批評墨守成規,只求小做小錯。政府被批評有「程序主義」與「惰政」的毛病,問責制過往只覆蓋司局級官員,公務員系統內缺乏績效考核指標,這就令到公務員系統存在內部封閉性,缺少基層監督及多重問責,形成事權不一、效率低下的毛病。第五波疫情爆發之初,涉及的政府部門沒有計算好各區強檢人數來統一調動檢測人手,香港各區出現檢測站大排長龍,檢疫程序極為混亂,而當中沒有任何指標用來評核部門表現。因此,李家超政綱提出新一屆政府上任百日,就要為指定工作制訂「關鍵績效指標」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,「KPI」)和增設新政府「動員機制」,讓政府的施政績效「有績可循」,成為評價政府施政、落實問責制的抓手。
議會內,在攬炒派仍活躍的年代,他們只顧意識形態的宣示,「為反而反」,完全不理經濟民生發展,不斷分化社會。中央出手修補國安漏洞和完善選舉制度後,第七屆立法會換屆選舉去年年底成功舉行,選出了90名超越政治爭拗、代表廣泛的議員。過去的議會暴力和瘋狂「拉布」不再復見。社會期盼重新出發的議會能夠摒棄黨派之爭,團結一致向政府出謀獻策,解決社會積累已久的問題,推動香港長遠發展。
為團結各界奠定基礎
香港沒有了攬炒派,但社會是由方方面面構成的,並非鐵板一塊。團結是要守住愛國愛港底線,但不同界別有不同利益是正常的,社會不可能沒有矛盾,因此在具體操作上如何協調各方利益,做大愛國愛港團隊十分重要。李家超政綱的四大綱領,是在精準把握住社會經濟民生發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之後,梳理出的重點,涵蓋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問題,為團結社會各界奠定了很好的基礎。社會要恢復過往有商有量、相向而行的傳統,尋求最大公約數,為市民帶來希望。對於法律、金融、醫護等專業界別,要堅持人盡其才、各司其職,發揮香港專業服務的傳統優勢。
落實「以結果為目標」提升管治
團結是提升執行力的基礎,而提升執行力還需要大膽改革,組建高效務實的政府團隊,落實「以結果為目標」,提升施政效率和管治效能。李家超政綱明確提出要增強統籌執行能力,要實踐積極的領導角色,這是有效針對過往「大市場、小政府」的弊病進行修正。落實在執行上,必須各部門檢視運作方式、行政程序和相關法律,不要事事講求繁複的程序,而是盡可能減省環節。
過多的爭拗、內耗、分化,讓香港社會在過去一段時期蹉跎歲月,停步不前。香港正處於盛衰關鍵,要解決社會矛盾和突破發展瓶頸,必須要有勇敢、果斷、具崇高理想及高執行力的行政長官和公務員團隊來帶領。香港最需要的就是務實,最需要的就是實幹。李家超在參選時提出三大理念,其中包括「以結果為目標」解決問題、提升香港競爭力、奠定香港發展的穩固基石,得到社會的認同和支持。他提出的四大施政綱要,貫徹其施政理念,更進一步針對社會深層次矛盾,提出務實可行的解決方案,有助於進一步凝聚社會,共同為香港的未來開創新的篇章。 (作者:意 橋)
免責聲明: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本站所有資源全部收集於互聯網,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,如有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等,請給我們留言。